广告位
济南商河县中小学劳动教育课上演真人版“场农QQ”
时间:2021-11  作者:admin 点击:


结合自身优势  打造劳动教育特色活动
  体验不同职业、传承传统技艺、学习家务劳动……在商河县第二实验小学,每个班每周一节劳动教育课,由课堂教学与实践劳动两种授课方式。据介绍,学校劳动教育工作室的8位老师,经过前后两年的实践探索,从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、体验劳动过程、掌握劳动技能、尊重劳动成果入手,建立校本化的体验式劳动课程体系。
  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,商河县第二实验学校在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中,本着“家校共育”的思路,坚持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,鼓励孩子自觉参与、自己动手,随时随地进行劳动,形成“自己的事情自己做、家务劳动主动做”的氛围。为了检验孩子们的家务能力,学校在低年级开展了“我行,我能行”自理能力大赛,比赛共分三项,分别是整理书包、整理衣服、穿鞋子系鞋带,这三个比赛项目都是同学们在生活中需要掌握的必备本领。比赛只是一种形式,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孩子们的劳动能力和综合素养。
  学校从“家务劳动”“校务劳动”“社会劳动”三个方面开展活动,使孩子们在劳动实践锻炼中,提高劳动能力和综合素养,通过参加社会公益劳动等,积极引导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。
开设劳动实践基地  学生亲手种植采摘蔬菜
 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到劳动带来的乐趣,商河县第二实验学校在校园西北角开辟了一块劳动教育实践基地,以教师和年级为单位分成九个劳动实践区,学生们在各自班级负责的土地上松土、种植、浇水、施肥等。“我从种蔬菜中感受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,知道了粮食的珍贵。”八年级一班学生孙建友说,自己在劳动课中学会了很多的种植知识,以前只知道蔬菜是什么样,现在知道了蔬菜是怎么生长的,同时知道了劳动的辛苦,回到家后会主动帮妈妈干家务。
  “学校的劳动课每周至少一节,收获的瓜果蔬菜都会奖励给学生。”商河县第二实验小学校长王其良表示,劳动课的开展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,不但没有耽误学科的学习,反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  商河县第二实验小学也开辟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,学校以“体验”为切入点、“实践”为突破点、“融入”为关键点、“课程”为着力点,努力追求适合学校发展和师生健康成长的劳动教育课程新样态。最终确定了“363体验式劳动教育”课程体系,即学校、家庭、社会“三位一体”多元协同,按照低中高三个学段开展六方面的劳动教育内容,最终实现三项劳动教育目标。在实践基地中学生们种大蒜、摘辣椒、摘棉花等,培养了自身主动劳动的意识,同时丰富了自己的知识。
“五个方面” 引领开展劳动教育
  近年来,商河县教育和体育局以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为抓手,以“劳动课程、专项任务、劳动基地”为核心要素,从“自我服务”“家务劳动”“校园劳动”“田园劳动”“公益活动”五个方面开展活动,建立创新劳动教育机制,开发相关校本课程,建立综合性、实践性、开放性、针对性、系列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,推动劳动教育与德育、智育、体育、美育相融合,充分挖掘劳动中的育人价值,积极宣传新时代劳动精神,逐步形成学校、家庭、社会“三方协同”、普遍重视、共同参与、多方联动的劳动教育新格局。
  商河县教体局自劳动教育开展以来,结合商河县实际,利用天然农业资源农场、梨园、枣园、西瓜、蔬菜种植基地等,遴选、培育县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,指导、改建具有一定条件的劳动实践场所,作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、服务性劳动的实践场所,为学生展示真实劳动场景,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。
  “劳动教育不仅能增强青少年体魄,锻造其品质,磨炼其心性,更是培育了青少年尊重劳动的价值观。”商河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随着商河县劳动教育常态化开展,“劳动最美丽”的种子也将会深深扎根于广大青少年心中,指引孩子们的人生航向,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。

    翻土、种植、浇水……近日,商河县第二实验学校的学生们在校园的西北角劳动实践基地里,种植着大蒜、白菜、辣椒等多种蔬菜,同学们在这块田地里,化身“小农民”细心培育自己种的蔬菜,切身体会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的不易。这正是商河县中小学学校的劳动课,学校通过劳动教育活动给了孩子们一个观察与发现、付出与收获的自由空间。

齐鲁晚报广告部 登报挂失电话:0531-88029627